这周开始,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新能源,但这次的主角不是光伏,而是氢能。氢能概念股才刚刚上线,接下来会怎么走还要看市场的认可度,作为散户该怎样看待这次氢能掀起的涨停潮呢?对于想追热点炒作的投资者有哪些启示呢?
氢能概念股能大涨,首先是之前的清明小假期没什么大新闻,否则不会一个上市公司注册个空壳的子公司,成了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假期新闻;其次是股市目前确实没有什么领涨的主线逻辑,不然怎么能拿着“碳达峰、碳中和”当幌子,炒了1个月以后,市场找不到进攻主线,继续换个概念当幌子接着炒。虽然之前部分投资者都认为“碳中和”已经热潮退去,资金又要涌进其他板块了,但现在看来,热潮还没退去,只是开始出现市场分化了。
我们回顾一下市场这段时间的走势,“中伊协定”刚签订的时候,炒作一带一路概念,集中在新疆地区板块短炒了一天;接下来“碳中和”反包,新疆地区板块退潮;再然后芯片概念接力了短炒,接下里氢能有接下了下一棒,后面氢能再度回落。所以最近短炒的板块轮动极快,压根儿跟不上。
有些散户投资者会认为,只要提前埋伏就可以成功追到热点了,真的是这样吗?以芯片概念为例,芯片缺货导致汽车、手机生产受影响的新闻,接二连三报道了快2个月,市场一直不认,节前两天才突然认了。所以,按这个逻辑选方向,可以埋伏的板块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埋伏的板块呢?这样难道不是浪费资金吗?
如果细看短炒的热门龙头股,往往都是机构的无人区,换句话说,上市公司质地垃圾,短炒压根不关心基本面和逻辑,和概念沾边就行,完全看图形干。当然,如果想追热点,做好下面这三点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对热点消息敏感,对基于资金、图形的那套技术分析够熟,有精力盯着做盘中交易。再进阶一点,最好就是对市场4000多只股票熟悉,最起码知道哪个股能蹭什么概念,或者知道哪个概念的情绪龙头是哪几个股也行。其次对市场情绪、指数分析、板块逻辑熟悉,知道什么时候适合搞短炒,不蛮干、懂进退、知收手。另外控回撤的技术还要做得好,毕竟追热点进攻容易,防守不容易做好。10万炒成200万,需要赚20倍,200万跌回100万,只需要亏50%,防守做不好,一半的努力,可能因为连续几次失误,就能送回去。
能把追热点做好的人,都是天赋异禀、精力充沛的人中龙凤,长时间来看,能通过追热点赚得盆满钵满的人,配资头条估计十个手指就能数清。技巧就是这些,至于能不能做好,还是要看个人的修为,如果确实没法从热点中获利,不如老老实实做价值投资,说不定盈利空间还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