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参林刚公布了2020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长30.89%,净利润同比增长51.17%。年报公布以后,大参林股价开始反弹,到底这波反弹可以持续多久呢?
大参林2020年毛利率38.47%,净利率提升至7.43%,销售费用却只有19.7%,销售费用不高主要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随着疫情趋向缓和,毛利率会有所提升,同样销售费用也会有所增长,再加上开店的速度在增长,今年的销售费用有可能继续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开业门店共6020家,在2020年大参林一共净增1264家门店,在疫情下逆势扩张。
新开门店大多在2年后成熟,2017-2020年开店数分别为633、967、946、1264,显然开店速度在加快,而2020年开店数据的加快主要得益于加盟店261家,从目前来看,公司正在加快区域布局,尤其是开放了加盟店,这也为未来两三年后的增速提供了保障。
从坪效(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来看,大参林还是上市药房当中最高的,坪效是衡量门店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照可比公司历年来披露的数据,公司坪效值显著高于益丰药房、老百姓以及一心堂。大参林东北地区的坪效也超过了2000元,而华东地区的坪效仍然在1700元左右,开店数也是最慢的,这也能从侧面看出华东地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体现了大参林的管理优势和对开店选址等精细化运作。
目前,市场比较担心的是互联网药店对传统药店的侵蚀,但目前来看,线上药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比线上药房,传统零售药房有下面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开处方药目前还没有放开,只是在探索期;二是互联网诊疗+医药闭环更多是针对一些小毛病,大毛病还是线下大医院;三是人群划分,互联网更多是针对35岁以下年轻人,而药店更多是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群也是主力消费人群;四是实体药店可以用医保,而互联网跨地区使用医保目前还在探索中;五是药店具有服务属性,患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端,更多依赖医护人员。
未来几年大参林开店速度加快保证了营收,资本没有无节制进来保证利润的可持续性,互联网医疗的竞争并没有伤及实体店的根本,更多是一个补充。
配资头条认为,当前担忧的更多是其它连锁店医药店的上市扩张和已上市的几家药店扩张造成行业内卷。不过从布局来看,大参林有自己的强势区域华南,而且大参林扩张采取的也是没有绝对龙头的区域,这样能够保证进入的市场有一定的市占率,同时不需要大打价格战。
对于未来三年,大参林营收能够保持25%的复合增速,预估2023营收为285亿,净利率按照6.5%-7%计算,净利润18.5亿-20亿,给45倍PE,市值在833-900亿之间。叠加一些预期和利好,大参林是很有期望冲向千亿市值的,以目前股价来看,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如果市值回调至450亿以下会是一个更好的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