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猪价不断下滑,不少养猪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最关心的自然是猪企还能不能投资,尤其像牧原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猪周期下行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再具备投资价值?
如果把牧原股份当作一次纯粹的周期股来投资,随着猪价下滑,投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但是牧原股份的成长性也是很强的。这里配资头条将结合周期股的特性,将牧原股份讲解一下:
第一,牧原股份是周期股里面的成长股。我们从一组数据就可以看明白,牧原股份猪的出栏量从2019年的1025万头,增长到2020年的1811万头,预计2021年会达到4000万头左右,2022年达到6000万头,抛开别的不谈,从数量上妥妥的成长股。第二,短期公司股价,主要由市场情绪驱动(和生猪期货价,非瘟等有比较大关系),短期可能是周期性占据主导地位,但中长期公司股价,一定是由高质量出栏驱动,即总利润=出栏量X每头猪的净利润。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周期已经进入了下行阶段,这从生猪的收购价已经得到体现,而且猪价的下跌速度远超市场的预估,但是牧原股份的股价,还在不断的创历史新高,这点是值得我们注意,为什么一个下行周期里面的周期股,股价还会不断创新高呢?
牧原股份无论是成本控制(目前比其他企业,每头猪大约低2元/公斤),还是出栏增速预期(每月的出栏基本都是超预期),都是整个养猪行业最优秀,也确定性最高的。即便是下行周期,牧原股份也用出栏量的数量,弥补了猪价的下跌,企业利润依旧保持增长,成为周期股里面的成长股。但作为周期股,短期股价完全是由情绪面和资金面所决定,大众的认知永远都是偏见和受舆论控制的。
从资金利用效率的角度,一定是在猪价开启一段反弹之后了,往年都是在6月份,原因也比较简单,现在猪价比较悲观的状态,强拉肯定比较费力,抛盘会比较多。而等猪价开启反弹后,这部分悲观情绪被修复,抛压大幅减少,那么再配合出栏的持续性增长,成本的改善,市场情绪又会出现180度大转变,从悲观到乐观,大资金拉起来自然也就更省时省力。
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在三季度公司涨幅会超预期(市场情绪+猪价乐观预期共振),这时候,对于周期股绝不是买入的时机,而是卖出兑现的时候。周期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一旦猪价涨幅超预期,那么养殖户对接下来猪价,又该比较乐观了,然后导致猪价在下一轮的下跌过程,再超预期,这就是周期的本质,其实都是人性的博弈。
关于牧原股份的买入和卖出的逻辑,希望对大家关于周期股的操作有所帮助,周期股其实不怕买,最重要是选股必须挑选周期股中的成长股,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