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中概股连续大跌,说到底还是反垄断的惹的祸,随着各种事件的催化,市场开始担心中概股未来的业绩,像是腾讯、阿里等巨头,股价都已经回到了低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价格无疑是很吸引,但他们能否走出困境目前还是未知。到底中概股还值不值得买呢?
之前滴滴被下架可以说是中概股这波下跌行情的直接导火索,最近政策风口对互联网行业不太友好,短期内互联网公司股价应该会出现一定的低迷。我们在考虑中概股的投资价值时,不得不考虑的一定是企业本身基本,以及经营逻辑。
以腾讯为例,腾讯基本面不用说了,近五年腾讯股价调整幅度最大一次出现在2018年,当时股价低迷了10个月,向下调整幅度47.5%,今年腾讯2月28日创出773.9港元新高后,到昨日收盘528港元,调整幅度31.7%,而且这次还有政策的影响,配资头条估计腾讯今年调整幅度应该也会接近50%,不过这种现金奶牛公司,跌多了就会出机会,可以加入自选股盯着。
对中概互联来说,目前跌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截止到目前,能看到的比较现实的对其收入,利润有影响的可能是几点:1,大数据的管控;2,作为流量通道的中间费用,各级别的监管希望压缩;3,金融业务的压缩或者取消,主要是和银行竞争的这第一端;4, 对于资本无序扩张的要求,可能会限制部分互联网巨头在投资上的选择的倾向性。从逻辑上,会影响的是互联网巨头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是在广告业务和金融业务。
但是,国家的政策并不是为了制约企业发展,更重要是起到震慑作用,让一些企业不要捞过界,更不能不服从监管,把所有互联网巨头都摧毁了,事实上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企业、资本市场、国民经济原本就紧密不可分割。只有好的经济,才能孕育出一批好的企业,只有好的资本市场,才能支撑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的蓬勃发展的经济才孕育出了一批优质的互联网巨头。因此,尊重国情,尊重用户隐私,尊重数据安全,是互联网巨头应该也必须做的事情。
之前不管监管、还是企业,都没有意识到中概股的监管对数据信息安全的影响,而这次各方都指向了要加强中概股监管。如今不管是中国经济,还是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也到了开始金融角力的时候。至于中概股要不要买这个问题,目前大部分中概股估值已经很低,适当观察一下,合适的建仓时机估计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