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马上就要出中报了,但从其第一季报的数据来看,同比增长了147.69%,尽管上一年由于特殊原因,所以参考价值不大,但是如果拿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属于缓慢增长。伊利股份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成长性相对会差一些,对于这种成熟企业,到底是否值得投资关注投资呢?
从伊利的产品来看,2021年一季度末,液体乳收入占比77.45%,奶粉及奶制品收入占比14.81%,冷饮收入占比7.66%。
首先,伊利牛奶大家应该都喝过,所以液体乳部分也趋于市场饱和,多年来增长缓慢,这也是伊利净利润增速个位数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奶粉方面,毛利率较高,但市场占有率较低,最大的竞争对手——飞鹤乳业,两家公司产品结构相似。飞鹤乳业是我国本土最大的奶粉生产销售企业,根据尼尔森数据,截止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飞鹤乳业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个市场份额为13.9%,在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为 25.5%。伊利公布2019 年末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6.0%,低于飞鹤乳业。不过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奶粉可能会成为伊利股份的下一个增长点。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家放开三胎,未来奶粉需求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外加最近政策打压房价,也给养孩减轻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低温奶方面,巴氏奶加速放量。巴氏奶,又称巴氏乳,是由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一般保质期较短,但保存了绝大部分的营养和口感。消费群体多为儿童和老人,一般在大中型城市消费居多,多为订奶入户的玻璃瓶包装,还有部分营养知识丰富的中青年人。
国内对标发达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均奶消费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均液体奶消费量还不够他们的一半,即使是对标日韩等亚洲国家,也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所以未来国内液态奶还有一定的消费空间。
就国内而言,我国城乡消费差异较大,农村居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13-2018年,我国人均奶消费量维持在12kg/年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由 5.7kg/年上升至 6.9kg/年,城镇居民鲜奶购买量维持在 17kg/年左右。城镇居民鲜奶消费量较高、主要系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意识较为前卫,消费习惯更倾向于相对高端的鲜奶产品。
此外,鲜奶的运输和销售对物流建设程度要求较高,城市的冷链物流建设较为完善,配送网络较为发达,更适合进行鲜奶的运输及销售。 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较低,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仍处于上升期,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总体来说,伊利可能缺少股价暴增的逻辑,但凭借高周转率以及行业第一的位置,ROE每年也能维持在20%以上,在低估时买入,严重高估时卖出,凭借估值的泡沫和业绩的增长也能取得可观的回报。
像伊利股份这种稳定成熟的公司用PE估值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看到过去五年,PE-TTM维持在20倍到40倍之间波动,以历史为参考,在公司成长性健康的情况下,20倍左右建仓已经有非常好的安全边际。如果2021全年净利润实现86.35亿,则对应当下的PE应该是24倍。目前伊利股份的股价大概在33元,PE在22倍左右,已经接近我们上面说的20倍PE,所以目前可以密切关注股价波动情况,说不定最佳的减仓情况马上就要到了。